以本为本 深耕细作 铸就本科人才培养新品牌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9年,北京市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高校“三全育人”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使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取得了较好成效。2020年,北京市将深耕细作,重点打造“课程思政、五育一体”“MCT品牌”“新园丁培育计划”“协同育人品牌”“畿辅行动”五个品牌,努力推动北京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北京市高度重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全面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正在逐步铸就新的标志性品牌。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夯实基础开拓创新

  2019年,北京市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国庆七十周年组织保障和宣讲活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政策解读宣讲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高校“三全育人”水平。北京市以持续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高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等工作为重点,通过出台文件、组织研讨、成果总结推广等方式,以钉钉子精神打好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使高校成为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净化高校教风、学风、考风,规范高校学位管理机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组织完成对普通本科教育、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双培”“外培”教育、预科生教育的全面巡查,保证全市本科教育教学秩序稳定良好。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北京市立项支持了227项“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引导各高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各高校积极响应,北京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开展“教学讨论年”活动,集全校之力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展本科生转专业试点,组织本科生二次考核和重新选择专业,实现了招生、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联动,取得初步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北京市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在完成国家“双万计划”、打造“金专金课”的同时,北京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支持了一百个“重点建设一流专业”项目,该项目紧密契合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要求,瞄准“十大高精尖产业”相关专业,鼓励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明显、潜力巨大的专业发展。如果说国家“双万计划”支持的是全国人民都喜爱的“火锅专业”,那么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支持的则是有北京特色的“烤鸭专业” “胡同专业” “京剧专业”。同时,北京市立项支持了二百余门“优质本科课程”和二百余项“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建设,鼓励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突出、广受学生欢迎、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课程建设,支持较好利用前沿教学科技手段、较好结合虚拟仿真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校际共享效果较好的课程教材建设,不断夯实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为保证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北京市重点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深入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积极举办近三十项学科竞赛,为学生创造提高能力、展示自我、竞争合作的新平台。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北京代表队获得金奖9项,其中清华大学“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夺得总冠军;北京邮电大学“NOLO VR—5G时代全球移动VR的领航者”项目获得主赛道“更具商业价值奖”,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讲述和传播”项目斩获青红赛道金奖并被大赛组委会隆重推介。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有赖于北京市重点打造的“一街三园”项目建设。“一街三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阵地。

  为进一步强化资源统筹,北京市不断推动“双培计划” “外培计划” “实培计划”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同时重点建设了8个“北京学院”和8个“卓越联盟”,促进在京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的交流合作。北京市政府积极推动沙河大学城和良乡大学城内涵发展建设,让大学城内部优质课程、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另外,北京市深入开展市属高校分类办学指导促进,支持不同类型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

  深耕细作五育一体,铸造品牌辅弼全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北京高等教育也正迎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深耕细作,实现内涵式发展,全面助力北京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将是明年工作的核心。北京高等教育将在全面巩固现有成果,在总结凝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标志性品牌,提升北京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重点打造的品牌是“课程思政、五育一体”。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让大学教师“上一门好课”,同时“上好一门课”,从指导思想、内容形式、价值输出等方面加强提高,将课程思政的整体思路贯彻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在坚持好德育、智育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体育、美育,特别是劳动教育水平,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尊重劳动成果,树立劳动意识,这些工作刻不容缓。北京市将在各项目建设中优先支持课程思政领域改革,将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考核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课程思政、五育一体”。

  第二,要重点打造的品牌是“MCT品牌”。“MCT”是专业(Major)、课程(Course)、教材(Textbook)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办一个好的专业,必须有优秀课程的支撑,更少不了优质教材课件。只有三者联动发展,才能夯实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实现教育教学固本培元。北京市将在近五年时间里,重点建设100个专业、1,000门左右课程、1,000项左右优质教材课件项目,筑牢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石底座。

  第三,要重点打造的品牌是“新园丁培育计划”。教师是学校这片净土中辛勤耕耘的园丁,高校教师主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必须被点燃。北京市将坚持导向引领、学生认可,通过开展“教学名师奖”“优秀育人团队”评选等方式,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改革成效显著的教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教师的首要职责这一理念,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支持高校教师开展好本科教学工作。

  第四,要重点打造的品牌是北京高校“协同育人品牌”。北京地区高校众多、类型齐全、优势互补,高校间强化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非常必要。同时,高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开拓。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实培计划”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北京学院”“卓越联盟”发展建设,加快推进“沙河大学城联盟”“良乡大学城联盟”发展,建设大学生共享实践创新基地,支持高校间、高校与社会间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第五,要重点打造的品牌是北京高校“畿辅行动”。北京市将重点鼓励高校人才培养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契合对接,支持教师学生开展社会服务,通过“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等建设,引领高校主动服务社会,强化高校“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建设,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北京高校只有扎根北京地区,与经济社会充分合作,汲取营养,辅助京畿,才能真正实现发展腾飞。(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执笔人:张富宇、陈雷、赵晓琳、段磊)

  《北京教育》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