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到了2.5个offer,5个地区,实习的节奏是紧凑的

背景简述

本科:

托福:

GRE:

录取情况【AD】

港校:

1.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MSc in Economics (Partnership Program, 30% Scholarship)

2.Hong Kong University,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

3.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Sc in Economics

美国:

高商:

1.ESSEC, Advanced Master Strategy &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S SMIB)

2.Emlyon, GE Master in Management(30%奖)

欧陆其他(意大利、瑞士)

1.Università Bocconi, MSc in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

2.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MA UZH Business and Economics

一、引子

说点题外话。

有个朋友和我侃到,他因为记忆很好,总觉得人的所有选择,都是过去所获信息的影子。

2009年,金融危机余波荡漾,我小学毕业,懵懵懂懂听爸爸说他开门红的股票跌了3/4。

2012年,欧债危机雪上加霜,我初中毕业,中考前听着家乡人述说出口瓷器举步维艰。

2015年,A股股灾从天而降,我高中毕业,不经意间靠着自招闯入了经管的大门。

在啥都不懂的年纪,每次面临人生抉择,经济波动的影子都影响着我。

于是, 2019年,贸易纷争波澜起伏中,我大学毕业,又与经济学再续前缘。

白驹过隙。

大二暑假,川西高原一行后,我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二、黄河冰塞,太行雪满

在大三之前,除了热衷于参加社团、公益活动外,我和大家的大学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一路下来,环保调研、举办比赛、组织讲座,活脱脱把自己活成了个型商科生。

在大三身边同学开始准备实习、保研、考研、出国的时候,我向前辈请教,他们拿过我的简历一看, 嘿,咱们公共事务学院的同学想跨申商科?

我很喜欢经济、地理方向的知识。这种喜欢是纯粹的,从初中地理开始,喜欢老师讲课谈笑中的儒者风度,课后自己又沉迷于人口分布图的变换、降水柱形的高低…因而,自己也在平时自发地积累了很多经济和地理的知识。

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有机会完整地接触到,怎样去做一次社会科学性质的人文地理调研,在地理省赛和国赛中,我们分别去到了恩平碉楼村落和绍兴一个传统村落,对当地的困局进行剖析,也尝试给他们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17年初,有幸得到机会参加一位教授的水资源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研究项目,它让我第一次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乡,换了个角度去回看家乡的水资源,看到了曾经的触目惊心,也看到了现在的日臻完善,它带给我的,是让我更加想去了解我们国家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仅在书本上,更要亲身去参与。

我也曾问过我自己:我是要就业呢,还是要读博呢?但看着身边的同学,想就业的实习风生水起,盼读博的绩点科研稳扎稳打,那我,我有什么东西呢?

这一年,珠江畔秋风格外凛冽,我陷入深深的peer pressure中。

三、寻寻觅觅

带着问题,我请教了一位教授,我在这个阶段的贵人。

他给了我两个提议:

①想想十年后,期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一个学者?

②尝试、思考一个月,充分接触两个学科,去发现他们闪光点,了解自己的兴趣。

在请教教授之后,我开始认真去体会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异同。我来到地理专业旁听,而本专业上,经过阶段性学习,我在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导论的期中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区别于以往不的学习,我开始对整个学科架构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为了探索自己的学科兴趣,我加入了人口地理学与经济学老师的研究课题组,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也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做一些探索。

很可惜的是,我没能在这个时期发现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作我乐在其中,图表的变化结合逻辑思考再推断出结论的过程让我乐此不疲,我幡然醒悟:对于这个世界,我是想求其真,刨其理,但不一定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去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商科生,深造更终是为就业服务,那就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行业。

魔幻的实习生活在一些节点上折射出奇幻的光。

其一,是某日下班后我准备回家,看着其他部门小伙伴在实习中对VBA和Python用得风生水起,一番攀谈后我意识到,学界也许是研发中心,但市场却是更先运用先进技术的地方,因为市场对效率和成本的追求永无止境。这也意味着,如果期望能一直了解行业趋势,成为行业的专家,进入市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二,是年关之后,公司进入项目旺季,连着几天我陪着分析师一起加班,他同时接着5、6个项目,顶着黑眼圈与红血丝连轴转,看起来乐此不疲,只是项目完成那天,他提早回了家:“实在顶不住了,我已经连续一周只睡两三个小时了。”之后某次吃饭,我和他聊起择业的问题,他告诉我:“如果没有情怀的话,就往资本集中的地方去吧,那里从业的投资回报率更高。”“那老哥为啥不考虑去个买方或者券商?”“因为我有自己的追求呀。”看着他云淡风轻的表情,我再一次意识到,热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在这期间,我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

①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越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和一份深厚的兴趣。

③商科对于英语能力有着高要求。

④如果我想进入学界,我需要尽量多的科研经验与数量方法,并且找到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且前沿的研究都集中在头部的学校中。

再后来,是否读研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

三、向虎山行

解决完是否深造的问题后,下一个问题便是申请,细分为三个题目:

是否DIY

项目选择

时间轴

这时候,时针拨向大三春季学期,三月底。

第一个问题,我当时找了很多机构讨论,但因为我是一个价格敏感型客户,更终选择了DIY,但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我持保留意见。这个问题也深刻影响了我后两个问题的进展。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受到第一个问题影响,因为积极和机构老师沟通,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虽然在9-12月份仔细审视了所有可考虑的项目,更终申完所有的项目,却发现申请项目的选择,居然与当时机构老师的推荐如出一辙,我心里暗自佩服。

具体而言, 在3月份底,我定下来要申请出国,而出于成本考虑,加上自己很清楚要回国就业,因此多考虑香港、新加坡、欧陆学校。

作为商科学生,我被师兄师姐们再三提醒要早准备好满意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因为除了雅思/托福的语言成绩要准备,我们还有GRE/GMAT这个大老虎要打。

于是,我的计划时间轴如下:

4-7月

准备GRE,考2-3次,因为GRE难度更大,准备完GRE对托福很有帮助。

7-9月

暑假全力准备托福,同时开写推荐信,并了解想申请的项目。

9-11月

考完标准化考试,开始实习,同时开始准备PS、CV,并陆续进行投递。

然而,具体到第一步执行的时候,我便遇到了难题。

首先,实习的节奏是紧凑的,何况由于课程设置,我的专业课主要都排在大三, 而低GPA去申请无疑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我还不得不面临学业与申请的平衡。

由于在实习开始给老板的承诺,我在5月份才离职,再加上3、4月份是项目旺季,加班是常态,这一平衡,我在标准化考试的执行上便已落后了一个月,整个计划不得不重新部署。

实际执行中,新的时间轴如下:

5月份

首战GRE,6月首战托福,结果均不理想。

7-8月

沉下心准备托福,1个月提分11分。

9月份

考完托福,开始中信实习,同时准备GRE。

12月份

考完GRE,准备完推荐信,了解港、新、意项目。

1月份

备好PS、CV,提交香港、新加坡、意大利申请。

2月份

回家过节,进一步了解、投递高商等欧陆院校。

3月初

面试港中深;3月底,面试高商。

4月中旬

面试港大商业分析。

因为时间轴的调整,我差点错过了港科大的经济学,也错失了申请欧陆部分学校的机会,而据我后来了解到的信息,港、新学校的滚动录取制也让我在第三轮才进行的申请投递录取率下降了不少,一步慢、步步慢,时间轴的改变让我的申请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

四、正道沧桑

时间轴如上,那具体的执行细节如何呢?

标准化考试

由于时间推迟,在标准化考试上我陷入了纠结,这也是DIY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别人经验的适用性与自我怀疑。

申到美国Top10博的前辈告诉我先准备GRE,而一同申请的小伙伴却建议我先考托福。

于是在5月份备考半月、考完GRE结果很不理想之后,我即刻转战托福,撞上期末考试的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坐在考场电脑桌前仍唯唯诺诺,出分那天,我甚至不想点开电脑浏览器查分。

出完分那天,我扪心自问:我真的已经全力以赴、做到更好了吗?我对留学这个选择,是严肃的吗?如果是,那我做得够多、牺牲的够多吗?

我想,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意识到自己英语水平与前辈的差距, 为了更小化时间成本,结合自身情况我决定先从托福入手,采用渐进难度。

在暑假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制定了每天8-10小时高强度的复习计划,并遵循前辈经验,有意识地在大量刷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针对听力的弱项,我做了专门的听写强化训练,从一开始0.75倍速都很吃力,到更后1.25-1.5倍速能游刃有余,我开始知道,努力是不会骗人的。

9月2日,走上考场,我第一次在英语考试中感到自在。

由于美国放假,这次的等待有些漫长。

半个月后,托福出分,97分,提分11分,离100+目标有差距,但是够用。

我开始着手准备GRE。

考GRE的时候,我又遇上了两只拦路虎:实习和心态。为了增强自己的背景实力,又遇到了合适的机会,我在9月中旬拿下了一份头部券商的实习,但这又让我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平衡考试与实习。

在持续的加班与断断续续的复习备考中我弃考了一次GRE,在备考1个月后,10月下旬我第2次考GRE,考完却因紧张手抖,选择了“放弃此次成绩”的选项。

考完试那天是阴天,天空没有一丝阳光,正如我心里一般。此时的我,推荐信、PS、CV都还没准备,不知不觉间,我又站上了十字路口:是继续考,还是实习、申请?

我的字典里没有“认输”二字。实习多一个月后,我开始脱产全心投入GRE考试,依然是一天8-10小时的学习,依然是一样的题海与归纳。

终于,我的GRE在12月14号出分了,319分,我知道如果多给我一个月,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我也知道,这个分数对得起我这一个月的努力。

推荐信、PS、CV

推荐信方面,我在实习时就马上开始准备。

大多数学校的推荐信要求是2封,但我为了完整地呈现自己,分别找了对我学习能力(成绩)研究能力、组织能力较为了解的3位老师,从不同侧面写了3封体现我的个性与能力地推荐信。

事实证明,这3份推荐信都派上了用场,也帮助我拿到了心仪的offer。

PS的撰写,则是整个申请的一个总结。

近几年,港三、坡村甚至Top3的高商商科申请竞争异常激烈,尤其18年,贸易纷争给留美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更增加了这几处留学地的留学需求。

在众多硬件优秀的申请者中,我的硬实力并不突出;在第三轮或临近ddl的申请中,不少好项目的坑位已经捉襟见肘。

因此,能凸显个人特性的PS是一个赢得优势的绝佳机会,而对于一些没有面试的项目,PS是深度了解申请者的唯一一次机会,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和数位前辈与申请的同伴讨论后,我开始理解PS要做什么—站在学校的角度看,他们期待的PS并不是一份加长版的简历,而是想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何成长,如何追寻与探索自己的目标,如何安排未来的规划。

本质上讲,标准化考试、GPA是量化指标,CV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个人软实力清单,而PS则是申请人材料的血肉之躯,与CV互补,相得益彰。

因此,在写PS之前我反反复复去研究各个学校的偏好和特点以及项目的信息,以求找到自己和项目之间的契合点。 但找前辈们润色PS时,还是受到很多启发,特别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又臭又长。

项目招生委员会每年要看太多的PS,他们厌倦长篇大论的空谈与漫无目的的故事堆砌,他们更期望看到一份有一定格局、又有鲜活精简的重要故事节点支撑的个体的成长故事。

在请前辈润色完结构与文笔后,针对每个项目,我又沉下心又进行了数不清的大小改,终于完成了针对不同项目的“定制版PS”

对于希望突出自己软实力的同学而言,更是如此。

CV

简历,是一个阶段个人经历的浓缩,是和PS相得益彰的个人阅历,如果说PS是思想,那么简历就是撑起思想的实践。

实习、研究、校园经历、奖项获取,这些在简历上缺一不可,但排列组合却可以有多种方式;

对于想突出自己软实力的选手,面面俱到并不能给你增色,删繁就简更能够突出个人特点,形成比较优势。

五、路虽远,行必至

一年多的思考与长跑,充实的音符奏响了我的整个2018。

当提交完所有申请后,剩下是紧张的等待,是波折与幸福的尾音。

2月份,我收到香港、意大利offer,提交欧陆、高商申请,开始申万宏源实习。

3月份,面试港中深、高商。

4月份,收到高商offer。

5月份,收到UZH offer与港中深、麦迪逊联合培养项目offer,并决定选择后者。

港中深offer

威斯康辛麦迪逊offer

六、留学申请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仔细理清自己的定位

①从哪来:我为什么申请,什么因素使我做了这个决定?我的喜好如何?我自身软件、硬件的优劣势如何?

②到哪去:我留学后想做什么,科研还是就业、回国还是留在国外?长远看,我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怎么做:研究生期间计划如何?选择1年、2年还是3年项目对我的计划更有裨益?

关于职业与择业

看个人兴趣、看行业前景、看能力提升。这三者权重可以依个人效用评价作调整。

关于标准化考试

根据身边诸多朋友考托福/雅思和GRE/GMAT的经验,对于这些考试。

一是认清自己实力适合从高难度开始还是低难度开始。

二是要认清自己是突击选手还是持久战选手。

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选定一门考试,一定要一鼓作气,拿出全力,争取一次搞定,即使搞不定,也不要马上跳到下一门考试去,专攻一门更容易攻克。

多与身边申请的朋友交流

在自己DIY的时候,我宿舍的哥们找了机构,带他的老师就是给我择校名单那位老师,在有很多申请问题不懂的时候,我经常是从这位宿友处得到了建议与答案。

互相帮助可以提高效率,省去很多时间的同时,也能在考试时候互相鞭策,共同进步。

此外,多与申请的朋友交流,也可以看到大家的志趣,可以看到大家的进展,这能帮助自己选择未来的伙伴,也能通过对照把自己的时间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推动自己实施计划。

关于时间轴

在申请季,不论是否选择机构,都应该对自己的时间轴有清醒认知,尽量早拿下阶段性目标,因为在申请季,对于多数rolling学校的申请者而言,早申请的机会绝对更大。

附:申请季时间轴

获取父母的支持

申请季,家庭永远是自己的靠山,如果遇上困难,一份妈妈味炒菜总是更好的灵丹妙药。

七、择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首先是方。

很多同学一开始就坚定了想去的地方,要么具体到某个地区,要么具体到某个学校。

从总体上讲,我的择校策略和很多同学不一样。

我在申请的时候,不希望自己太局限于一个具体的地域,也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到了不同项目、不同地域的美。

我也期望小伙伴们,如果不是因为客观限制如经费、时间,可以放宽了视野去看,你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甚至有些你从来没考虑过去的地方,会成为你更终的更匹配选项。

①主要策略:主打申请港新、Bocconi。

②辅助策略:仔细研究了欧陆大大小小的项目的信息,甚至自己做了清单,比较各学校近50个项目的优劣。

③筛选机制:首先依据自己的面临的客观限制诸如语言要求、申请时间、预算等,筛去不合适的项目;其次根据自己对项目的喜好,删去不契合要求的项目,比如主申经济和商业分析的话就可以删去工商、市场营销、金融等跨度较大的专业。

④排序机制:根据项目标准化要求、学校声誉与历史申请难度,设定冲、稳、保三类项目;根据申请ddl、申请冗杂度、推荐信提交冗杂度决定申请次序;观察项目课程设置、毕业去向、就读成本与项目资源,决定项目选择优先度。

具体地区优劣势

①港校(根据去年情况列出的优劣势)

港校这边,严格意义上讲,我拿到了2.5个offer:一个BA,一个Econ,以及一个深圳校区与美国的联合培养经济学项目,都是我主申的方向。

优势:交通/距离成本、时间成本、开支成本、深港实习机会、潜在留在香港的可能性、留港博士跳板

劣势:潜在的下滑、一年制的弊端

②新加坡:

优势:时间成本、开支成本、部分项目带实习Track、潜在留在新加坡的可能性、留坡博士跳板

劣势:一年制的弊端、留坡难度极大、不带实习Track的项目实习机会难求

③高商:

优势:开支成本、实习机会、灵活的课程时间(找到实习就可以调整上课时间)

劣势:Top3高商(尤其HEC)外高商的国内认可度

④意大利(仅限于Bocconi)

优势:开支成本、实习机会(有完整半年时间,可全球寻找实习机会)知识积累、欧美博士跳板

劣势:国内认可度、学习压力、去向方差(中国学生上至摩根、下至工作难求)留意难度(高失业率)

⑤瑞士(除ETH外)

优势:欧美博士跳板(UZH)德语区工作认可度(圣加仑)

劣势:国内认可度、学习压力、去向方差、留瑞难度(圣加仑除外)

⑥北欧:

优势:开支成本、高福利、留在当地工作的可能性、博士跳板(SSE)

劣势:国内认可度、就业地域限制、气候

关于选择港中深、麦迪逊联合培养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声誉强;就业指导资源突出;成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行业前景光明;项目教师、导师极强;经济学课程设置也在同类型项目中算实用性强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简称UW-Madison,US NEWS Top40,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临近五大湖,是美国更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现代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威斯康辛思想”的滥觞,以经济学学术训练严谨而闻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经济学合作项目,拿两个独立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学制 2.5 年,分别是以威斯康星麦迪逊交换生身份在深圳的半年,美国的1年,深圳的1年。

实际上在顺利入职企业的情况下,可以视为 2.0 年制的项目。

威斯康星在 1.5 年时便会颁发学位证,所以甚至有朋友设想过,把这个项目当 1.5 年制读。

对我而言,无论从就业去向、项目时长、学术训练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都契合我的需求。

从成本角度考量,算上奖学金,在深圳的学费10万,住宿每年1200元,而麦迪逊因区位在大中部,被亲切地称为“麦屯”学校学费+生活费+奖学金大概30-35万,这总成本并不会比在香港读BA或者Fin的成本高多少,对我来说稍贵,但可以接受。

结语—给其他申请者话

申请的路和留学的路注定孤独,但一路走来,每个申请的人都有一段从懵懂到认识自己的过程,虽然艰辛,却如破茧。

这个过程,论艰难跋涉,可能不如考研;论一波三折,可能不如求。

但申请过程,同样异彩纷呈,同样艰辛而充实,同样催人奋进。这段经历,不论结果如何,都会是申请者宝贵的财富。

申请季的尾声以又一段穷游划上句号

高端留学申请服务: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实习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实习一般包括大学里的学生的精工实习和公司里安排员工实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