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创“生活情境”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课后创设生活情境,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一些小动物、花草、人物等,把数学知识融到生活情境之中,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

借“生活经验”思考数学。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教师在课堂情境的创设方面,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数学,从而成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

依“生活实践”探究数学。教师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道理。例如,在讲台上设计一个收银箱,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模拟存取钱的情境,让师生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进行了新旧知识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用“媒体资源”丰富数学。媒体资源能够真实形象地再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不用走出课堂就能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原生态数学现象和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领会生活中原生态的数学而去掌握书本中的知识,体会到生活有多宽广数学就有多丰富,让数学超越课堂,回归于生活。例如我在讲《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用“小小商店”多媒体情境导入,琳琅满目的商品,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种类丰富,媒体商店用品把学生带到数学生活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购物,感悟到元、角、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

只要我们细心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能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更真实,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达到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的效果。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23日第5版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数学

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一类叫应用数学。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小学课本里介绍的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纯粹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于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积,还是梯形机械零件的面积,都无关紧要,大家关心的只是蕴含在这种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