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别说了,有人跳江了,而父亲看见女儿落水,真相曝光,评论区更高赞的回答似乎给了我

安全 学习 娱乐 生活 品行 健康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4月4日,江西九江的一艘摆渡船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呼救声:“有人跳江了!快救人!”

原来,22岁的女孩罗某和父亲、一起开车搭乘渡船的回乡途中,女孩和父亲因为琐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或许是吵红了眼,父亲说了一句气话。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 女孩竟然直接打开车门,冲向了围栏,不带一丝犹豫便跳下了江。

而父亲看见女儿落水,顿时慌了神, 竟也一头扎进水中,想要营救女儿。

岸边的人见状,赶紧找来绳索,在众人的努力下,父女俩被及时救起,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很多人看到这个事情后都在指责女生,说她心理脆弱,说她不珍惜生命,说她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跳江实在太敏感。

可人活于世,又有谁不知道生命可贵呢?这个女儿,真的会因为简简单单的一句气话就选择抛弃一切吗?

评论区更高赞的回答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说跳就跳绝不是一瞬间的情绪…这应该是隐忍了很久的情绪。

是啊,这大概就是压死骆驼的更后一根稻草吧…

有太多的中国父母,他们明明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明明可以为了孩子放弃生命,但他们从不会表达爱,甚至觉得讽刺、挖苦、训斥才能磨炼孩子的意志。

所以有太多的孩子,他们自小便被父母的语言打击得遍体鳞伤,在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中长大,更终将一点一滴的失望攒成了绝望。

对不起,

我永远都变不成你眼中更好的孩子

在这些言语施暴者中, “妈妈”“爸爸”“父母”是出现次数更多的三个身份。

其中, “贬低”性质的语言甚至高达46.6%。

他们习惯性地打击否定子女,说出的话甚至充满了讽刺和质疑:

我怎么会生出你呢?

你是吗?

你心里没点数吗?

你怎么不呢?

而时常在家庭中遭受语言打击的孩子,也明显比别人更加自卑和敏感,甚至是自我否定。

就像李大海,他在内心对自己始终是“否定”的,看到父亲对自己的这番评价后,他也开始了自我怀疑:“ 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我也没有那份运气。”

他在父亲面前,从来都是小心翼翼,他希望父亲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希望父亲能为他骄傲,然而李诚儒的“压力之网”让大海所有的期待都变成了天方夜谭。

所以即便李大海已经35岁了,但是在父亲面前看起来依然是个不自信的小男孩。

节目中主持人想让李大海邀请自己的父亲夸一夸儿子,可李大海始终犹豫,他咬着手指,不知所措。

因为他知道,得到父亲的一句认可有多么的难,既然如此,大概只有“逃避”才是更有用的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更终选择了走向极端。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常春藤的女博士因为母亲的一句话轻生。

这位女博士的母亲是一名艺术家,事业有成,在美国看望自己女儿的时候,两人不知为何争吵起来,母亲的言语中满是指责。

女儿问她:“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只有冷冷地一句:“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女儿听到这样的话,转身跳下了阳台。

其实这位母亲在别人面前对女儿总是满满的称赞,可是回到家面对孩子,却只有经年累月的打击和严厉的批评。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更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所以可想而知,当他们那么努力换来的依然是否定答案的时候,该有多么的无助与绝望。

所以爸爸妈妈对不起,既然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你们眼中那个更好的孩子,那就让我用更决绝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吧…

“我的孩子,你很棒!”

在泰国教育短片《努力一点点》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在足球队中因为基础太差,始终表现得不好。

回到家的他十分失落,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妈妈没有任何贬低孩子的话语,而是一直鼓励儿子:“再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哦。”

当妈妈看到训练中的儿子是更后一名的时候,也只是默默地弯下腰为儿子系紧鞋带,告诉他:“努力去超过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母亲鼓励的话一直盘旋在男孩心间,也是因为这样男孩才能不断进步,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直到正式比赛那天,男孩为自己的队伍踢进了制胜的一球。

所以,把“你真没用”换成“下次努力”把“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没用的孩子”换成“我的孩子真棒”将每一次训斥换成对孩子的喝彩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活力和热情,才能让他们拥有自信的底气。

包文婧就是这样一个“鼓励式教育”的妈妈。

饺子学钢琴的时候总是觉得太苦太累,时常跟妈妈抱怨:“弹钢琴一坐就是一整天,太无聊了。”包文婧没有指责孩子,反倒是很温柔地告诉她:

“很辛苦,那说明你真的很有耐心,有毅力。我说你很难得,肯定别的小朋友都做不到。”

听到妈妈这样讲,饺子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可以,受到了鼓舞的她高兴地回答:“对,妈妈,我还是坐得住的!”

包文婧趁热打铁继续鼓励女儿:“对的,听说弹钢琴可以穿美美的裙子,像白雪公主一样坐在那里。”

喜欢白雪公主的饺子立刻表示:“哇!像白雪公主一样,那我一定要学!”

不得不说,这样的鼓励式教育值得每个父母学习,在孩子更无助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从来不是踩他一脚,而是帮助他,接纳他,陪他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所以当你忍不住对孩子恶语相向的时候,请认真想一想:明明是家人,说话何必如此难听?明明是面对更亲近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龙应台说过:“从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为人父母虽然不需要考试,但需要学习。

愿每个父母都能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做他们路上更坚定的支持者,与他们携手闯出精彩的人生!

END

1: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从小如此娇惯我?

2: 教育的更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说得太对了!

3: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习时,请这样回答(转给家长)

4:当着孩子面换衣服、上厕所不关门,背后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小学生放学后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父亲

父亲,读音:“fùqīn”,口语叫“爸爸”,一个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父亲,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一般不作为面称。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