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很多工作经验,09,刘启元,不爱建筑,抑郁和不甘

刘启元

录取结果

GSD MArch 1 AP

Yale MArch1 (5k/year)

Cornell MArch 1 AP (14k/year)

UCB MArch 1 (8k/year)

背景信息

香港大学,建筑学BA

GPA: 3.60 (First Class Honor)

有关“佛系”申请

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选择学建筑之后发现它和自己的预想有很大的距离:自己对建筑设计本身的预想,对学习过程的预想,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预想。这其中会有很多的困惑,纠结,抑郁和不甘,并且会面对“读都读了不如把研究生读完” 这种让人无奈的外界压力。同样经历过这些,我逐渐找到了一种平衡地与建筑,作为一个专业也作为一个职业,的共处之道,也刚刚完成了一场“佛系”申请。对于和我有共感的人,或许我的经历可以给你一点点帮助。

现在回看整个申请过程,好像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对我来说,计划性和控制节奏很重要。我自己不是激情型的设计者,并不是灵感来了能马上爆发能量很快有一个炫酷的呈现,而没有灵感的时候又很苦恼。对我来说整个过程,从design到production都是一个相对平缓的推导的过程。这个时候,是需要很清醒的自我认知,比较细致的计划,和很强的执行力的。可能经过大学的训练,我能够相对冷静地面对整个流程,欣然接受这其中会有的枯竭的时刻,需要返工的时候,图做了很久却被毙的时候。我有时候觉得,对设计对图不要有太大的偏执,这样自己就能够更客观一点,对图和设计的判断就能更少一点弯路。

申请的前期准备

先介绍一下我的整个申请过程。港大的建筑是读四年的,毕业设计会是更重头的一个project。所以我是毕业之后才开始准备申请的,申请的也全部都是MArch1。

第一步是准备语言考试。托福是大三的暑假在香港考的,GRE是去年七月份,都只考了一次。我自己也了解了一下周围人的情况,仍然觉得准备的充分一点,少考几次,比每一次都准备的半桶水去碰运气要好一些。托福我口语只有23,据说不同考点对口语的评分会有一定影响,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还是建议不要在那种高手云集的考场,比如香港考试院考。考GRE的时候,只准备了21天,也是做了每天的计划,对每个时间段都有划分。可能这是我中学时期把自己训练成一个考试型选手所养成的习惯。单词是很重要的,考前一定要有计划地强迫自己背下来,持续地限时训练,能帮助更好地找到考试的感觉,考的时候能保持平静。我有一个教训是不要看那些内容非常像中学思想政治课本的作文书,我自己猜测我作文分如此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容太套路化了,改卷的人早已经看烂了。

在凯诺

在凯诺我的主带老师是王雨田老师,他帮助我确定了整体的方向,把控了整个设计的部分。十二月的时候是孟澍老师更后把关了所有的图,深改了文书。非常感谢两位,也感谢Luna老师把关了申Berkeley的所有材料。

我没有上过小组课,也没有参加评图,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跟老师单线交流。可能这是比较适合我这种比较容易被外界评论所左右的人。太多的想法可能会让我更混乱,如果你也是一个内心不是太坚定,容易被外界评论弄慌了手脚的人,其实坚定一个人的评论,并达到他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保证质量的。要很明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再来对每个步骤做判断,敢于做个特立独行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至今为止好像还挺实用。

关于作品集

准备作品集更开始做的一件事是确定用哪几个project。我更后一共用了四大两小、六个project,四个是大学阶段做的,为了增加program和主题的多样性,和王老师商量决定做两个新的设计。

Collective Living Complex by Liu Qiyuan

Collective Living Complex Final Review

Manufacture-Retailing Complex by Liu Qiyuan

但是好像我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主线把所有的项目串联起来,可能这是一个小缺憾。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的话不要硬凑。很多年前我听说有个人做了一本每个项目都跟LGBT权益有关的作品集,貌似效果不错,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种路径并不是太适合大范围推广。我自己的作品集还是以丰富,综合和完整为优势的吧。我是在综合考虑了我的时间精力和预期的完成度的基础上,选择了这个很安全的做法,但这种相对中庸的做法,导致了我两所需要“冲一冲”的学校都没有申请上,这大概是我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整个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我觉得扬长避短还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很清楚知道我在图的表现力和色彩上都非常弱,所以我所有的key drawing都是黑白或者单色的线稿图,而很少做篇幅很大的rendering。同时我明白我在图面的竞争上是不占优势的,我就尽量把作品集的重点放在表达argument上。

Renovation of Leftover Space by Liu Qiyuan

扯远一点,我们学校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做建筑竞赛就是“三分靠idea,七分靠出图”这个说法可能有失偏颇,但如果是事实,我肯定是不赞同这个模式的我觉得好的有深度的design,它本身是有魅力的,是仅有一个很迷人的表达所不能比较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图面没有什么自信,不如再深化一下自己的设计理念,清晰直接的表达出来,这并一定会让图面的短板成为致命的弱点。

Other works by Liu Qiyuan

Personal paintings by Liu Qiyuan

“Practice”建筑

总的来说,我申请的过程没有特别苦闷或者难熬的过程(可能因为港大的辛苦实在是很锻炼人)对那些准备开始申请很迷茫很苦闷的人,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到,其实申请没有那么艰辛,也并不是又要来一次高考,有计划并且心态平和地去准备,也能够从容地完成。

一张图一个设计甚至一两个offer之间的差别,都不是生死祸福的东西,所以不用太过纠结。对我来说申请学校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设计上有没有进步很难说,但我对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有了一个新的体验和一些新的想法。对申请来说,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知道自己的短板,并不是一件消极的事情,它能够帮助我们做更理性的判断。从长远来说,我可能也会对迎接未来的生活有一个更好的状态。

如果你很热爱建筑,那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那么强烈的热爱,其实也可以把这件事平静地做好。我不参加竞赛,没有港大以外的学习经历,没有很多工作经验,甚至我在读书和工作之外都不会关心建筑的事情,但是当我正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很认真地把它做好,并不觉得苦闷。我的老师Anderson说过:“we are not ng architecture, we are practicing architecture.” 对我来说很受用,这个practice本身是有乐趣的,也没有那么大压力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不甘

不甘,指不肯;非心所愿;不甘人下。语出:清徐士銮《宋艳·驳辨》: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曹禺《曹禺选集后记》: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摸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