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 减负的背后是提质

  “不得布置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得布置超过时长要求的作业……”近日,长沙再推学生减负措施,明确要求中小学作业管理做到“六要”“六不得”,犹如画出了一条条清晰的“警戒线”,对于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可望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

  综观“六要”“六不得”规定,有些是精确的量化标准,比如“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有的是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有些则是针对家长的,如“不得布置要求家长检查或代为评改的作业”,其指导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

  众所周知,减负只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何在减负前提下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才是改革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压缩学习时间、降低学习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而是要减少那些枯燥乏味、机械重复、负荷过重的学习,让学生从低效率的“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负与提质应该是紧密相联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

  那么,如何在作业布置上提质?窃以为,要在求精和创新上做文章。一方面,作业内容要更加科学有效,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另一方面,要使作业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思维的因素。如果通过创新作业形式,更好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减负必然形成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强大合力,而不会出现反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袁云才

编辑:彭佩

判断是否开启评论,只有开启评论的才可以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