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篇:阅读题就是“做包子”

  很多人觉得阅读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偏偏这部分在语文试卷中分数占比还不小。

  以2023年中考语文卷为例:古诗文阅读(17分),非文学作品阅读(6分),文学作品阅读(14分),这里一共37分。

  如果再加上名著阅读(8分),那么阅读版块一共45分,在整张试卷中占比37.5%。

  这部分所占比例虽然不如作文(50分)的41.67%,但是同学之间拉开的差距却远大于作文。

  所以,有老师认为:语文,得阅读者得天下。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几乎都不在审题立意方面给考生设置障碍,也就是说考生基本不会出现偏题离题的情况。

  那么,中考作文只要书写工整、字数达标、不出现严重的硬伤,拿到42分其实是不难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最终得分也在42±3分的区间。

  而且作文得分在这个区间呈纺锥形(或者叫橄榄型)分布,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作文上拉开的分差其实是很小的。

  古老师一直认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补习作文其实性价比很低,对于一部分写“甲骨文”的同学,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把字练好来得实在。

  好了,说回阅读版块。阅读题很容易把人搞懵。

  一“懵”:做阅读的时候既要读文章又要思考题目,时间还特别不好把握,后面还有作文在等着。一旦在某个题目上逗留的时间稍微多一点,就很容易就导致后面的作文时间不够。于是很多同学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压迫感。

  二“懵”:阅读版块想要进步还比较难,不像基础题,认真复习一下就会有效果。往往是自己在考前刻意刷一些阅读题,可是考的完全不是自己复习的内容,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努力却找不到方向的感觉。

  三“懵”:阅读有时候出题还特别怪,经常出现一些创新题型。考试的时候经常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不少同学更是无从下手,只好临场发挥,希望老师多给点辛苦分。

  四“懵”:阅读版块容易出现“学考脱节”的情况,就是感觉考的老师好像从来没讲过,老师讲的好像从来都不考。就像自己从师傅那里学得了十八般武艺,到了考场上却无用武之地。

  关于阅读,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老师上课教的是做包子

  卷上出现的却是蒸馒头、做蛋糕、烤面包、包饺子、煮面条、炸油条……

  建立阅读解题体系

  遇到阅读题就发懵,那是因为你的头脑中没有把阅读的体系架构建立起来,遇到题目没有思考的方向,有了方向也没有答题的方法。

  你看明白了老师是怎么做包子的,你却不知道面粉除了做包子还可以变换花样,变成很多种食物。

  你学会了老师做包子的方法,你却没搞明白小面团变成大包子的原理。

  所以,你不仅弄不出馒头、油条、饺子,连包子你都做得不像,面粉在你手上一不小心就成了疙瘩坨坨。

  有慧根的同学可以顺着我下面讲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或许会有所收获。

  但如果想要做到“以上帝视角俯视阅读版块”,可能还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系统地讲解。

  首先,其实平时课堂上老师教的不只是“做包子”,老师首先教的是“品尝包子”。

  什么意思呢?很多同学感觉平时老师讲的课文没有什么用,除了一些字词,好像什么都不考。

  其实是你没明白,老师讲解课文就是在把一个包子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你品尝。

  老师在告诉你:包子是由面粉、肉馅以及各种调味料做出来的,它们各自味道怎么样,如何做……考试包饺子,其实考的还是面粉、肉馅和调味料,只不过是问你饺子皮怎么做,饺子的肉馅怎么和,调料放什么。

  包子可以分开品尝面粉、肉馅、调料,那么一篇文章可以分别品味什么?

  平时你做了大量的阅读题,经常遇到的出题角度有哪些?

  一个好包子,一定具备外观漂亮、肉馅大、味道好这三个方面。

  那么一篇好文章该具备哪几个方面呢?

  你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能搞明白老师出题的常见角度。然后,你要做的就是顺着这几个角度去总结答题经验了。

  搞明白“原材料”的考查点

  其次,老师平时讲课文就是在带你观摩大师做包子的方法。

  每一个大师做包子都有其独特的手法,做出的包子也味道不同、形状各异,但都是好包子。

  虽然试卷上考的是包饺子、蒸馒头,但是大师们的手法是可以模仿学习的,因为包子、饺子、馒头的原材料几乎都一样。

  那么,文章呢?其实道理是相通的。

  一篇文章,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文言文,是现代文学作品还是非连续性文本,其实都是采用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这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就是一篇文章的原材料。

  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小说怎么出题,诗歌、文言文会考什么,不如花时间去把“原材料”研究明白。

  你搞明白了“原材料”的考查点在哪里,那么,包饺子、蒸馒头、做面包就不在话下了。

  上面两点你如果能搞明白,你就能在头脑中建立起整个语文阅读的知识架构,有了这个架构,你就能俯视整个阅读版块了。

  当你遇到创新题型的时候,你也就能推测出老师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有一些同学在家长或补习老师的指引下去背答题模板。这个办法不能说完全没用,但是用处真的很有限。

  就像是硬背下“包子制作指南”,至于面粉为什么会发酵,包子又白又软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完全不懂。

  万变不离其宗,此根源在“教材”。

  古老师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2020年正式从事教培工作之后,更是潜心研究如何让学生快速提升语文成绩,精心打磨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编写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教材,对语文学习有困扰的可以加下方客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