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怎么学习经济学

  周日见到几位新老朋友,居然有朋友催更《大学之路》系列,诚惶诚恐。由于最近两三周一直忙工作,所以延误了大学之路系列,下一期我好好准备,带大家走进清华大学。

  年前的时候策划,想再开一个新坑,就是邀请我的一些朋友们跟大家聊一聊教育的事。他们的身份,有些是校长,有些是老师,有些是受过顶尖教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热爱教育行业且极具想法。

  今天带来第一期,请出Monica博士跟大家聊聊中学生怎么学习经济学这个大话题。Monica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具有非常广阔的国际化事业,因为热爱,从高等教育毅然跨到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相信你们猜到她是谁了)。话不多说,以下为正文:

  我是这样帮助中学生提高经济学学科素养的

  一 导言

  在面向广大的中学生讲授经济学和商学之前,我在大学里的经济管理学院和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商学、管理学等课程10余年。通过不断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我发现:中学生学习经济学和商学,与大学生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他们既缺乏理论基础,也没有相关的社会认知,是处于对经济学学科完全“蒙昧”的状态。

  二 简述经济学学科

  经济学分为科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人们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理论。我国早期的经济学起源于古代经济思想;国外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等,并由恩格斯、马克思等经济学家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建设完善的应用体系。其核心是应用经济规律实现优化资源的再生和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化、创造价值,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物质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运用的领域广泛,可以说涉及到了每一个行业,其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推动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 “备课”和“备学生”都重要

  作为教师,我先要从自身高度敬畏这件事儿,绝不想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都能教得会,教中学生更是不在话下。基于此,我在认真备课的同时,要认真的“备学生”,细致地调研分析中学生学习经济学学科的出发点、目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难点。

  我国的基础教育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们学习了诸如“了解货币”、“经济生活”等片段知识,但缺乏经济学科基础而系统的理论,更鲜有接触过实践应用型的项目活动。

  一部分中学生通过学习AP、A-Level、IB等国际课程体系,有机会参与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学等学科的学习,系统性地掌握了这些学科基础理论。

  以上这些学科,通常是供学生们自主选修的,因此我为学生们在确定选修之前的“试听课”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力求帮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课结论。不仅仅是精心准备试听课,我的整个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测评、实践等各个环节,都是结合学生们实际情况,有章法的同时也有灵活调整空间的。我的教学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1. 让学生们“细看树木之前,先见森林全貌”,了解经济学科的范畴和体系结构、前导和后续延展科目、学习经济学科的意义、具备经济学学科素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2. 学生们的目的性各不相同,有的出于好奇、有的是因为家长建议、还有的是为了参加年度国际标准化大考并取得申请海外大学的良好成绩…… 我会针对他们不同的目标,阐述清楚我如何通过分层的教学办法,帮助他们达到各自的目标。当然也会教给他们如何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自己学习的驾驭者,而不是“应声虫”。

  3. 从学生的心理层面,我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不必担心,学习初级经济学学科体系是没有问题的,我会拿课本的样章、大考的样题,给他们做直观的展示和讲解。而数学底子好,立志于未来专门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同学,我会帮助他们了解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高级经济学的逻辑序列和关系,鼓舞他们不断挑战和提升自我。

  4. 从学生的生涯规划层面,我会随着学科教学的展开,有机的融入经济学学科发展及趋势,未来从事经济学学科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和路径等方面的指导。

  5.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我会在讲授经济学学科知识之外,帮助学生们打开视野、开阔思路,帮助他们参与到身边的实习、实践、青少年学术社团、国内外相关竞赛等项目和活动中去。

  四 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

  教学工作本身绝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课堂、考试、分数。对于每个现实中的社会公民以及未来国际化公民,经济学学科理论与实践,更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除了做好学科教学本身之外,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学生们学习经济学学科的兴趣、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逐渐地找到学习经济学学科的意义、乃至找到自身学习的动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们教学相长,我也总结出了我国中学生经济学学科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存在以下常见问题,并给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 学生们对经济学学科的初始兴趣是茫然的。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性导致的,它包含大量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对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对此,教师和家长们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实例和当下的时事新闻,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或辅导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和过程切忌学术化和程式化。中学生的经济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而不仅仅是理论学习。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模拟市场、模拟企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经济学。

  3. 教学方法切忌单一化和模式化。一些教师可能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应用,或者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由于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可能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经济学这门学科。教师和家长们应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注更多的经济现象,并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并勤动脑动手,写一些观察和分析报告、思考与评述的小论文等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问题,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总的来说,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并开展诸如家长课堂、家长沙龙等沟通和交流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与辅导方法,以提升中学生的经济学学科思维和素质。

  五 说给学生和家长们的良言

  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脑子常用不会钝。经济学的应用可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每一天。因此,多动脑、勤思考,对于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不必人云亦云。商品买卖、房价变化、国际贸易动态……,经济学中的某些现象必然伴随着前兆而产生,其产生的前兆必然对经济态势产生冲击。有因必有果,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从其中推断出结果,这不仅能够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自身对经济学的实践应用能力。

  2. 经济学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课程的选择、学校的选择、未来大学的选择等等,有取舍的事务即是经济学派上用场的时刻。因此,时常结合实际多做分析,从而加深应用和理解能力。比如,选择离开家乡的学校而远赴国外的大学去深造,就会出现“机会成本”,当科学地理解了机会成本的涵义,就不会狭隘的怨天尤人、乃至造成心理问题。

  3. 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的,不能固守于既定的经济学理论,而要勇于像先贤那样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设想和见解。这也是对批判式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比如,什么类型商品在什么实际情况下,是适合做饥饿营销策略的;反之,哪个营销方案其实是不合适做“饥饿销售”的?

  4. 善于对自身和周边的经济学问题或情况做归纳总结,汲取好的经验、避免重复性的错误。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之外,也养成良好的经济生活习惯。比如,自己和同学们对于消费的想法和习惯,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理性和欠规划的?身边一些人的“报复性消费方式”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弊端、自己应该避免些什么?

  六 结语

  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学科的学习,不仅仅能学到相关知识本身,还为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个人素养的提升等,奠定了终身受用的基础。我盼望学生和家长们与我一道,打开我们的思路和眼界,在经济学学科学习的大道上,互帮互助,做一名向阳奔跑的终身学习者。

  虽然文章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梳理的,但是很多方法大家可以迁移,比如说“说给学生和家长的良言”部分,我也有一些新的启发。其实,在孩子们成长阶段中,与他们平等对话,探讨问题,也是一种高品质的陪伴。

  后续这个系列会陆续推出一些朋友的作品,我承诺不改原文,把作者的意思尽可能的表达给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