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本质上是一种选择

  张老师又惹争议了,上次是因为说新闻专业不能上,这回说得更绝,整个文科专业都不要选了。他的话作为一家之言,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说明是有一定现实性道理的,只不过这个道理有的人非常赞同,有的人则坚决反对,所以才引发争议。

  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本质上是一种选择,对整个一生来讲,很难说得清楚哪个专业可保一辈子的饭碗,选任何一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机会成本,更可靠的做法选择一个高起点开始专业学习,将来手握名牌大学生的毕业证,在一个高起点上开始职业生涯。

  其实填高考志愿这事,跟买房是一个道理,篼里有钱随便挑,手头紧就没必要费那心思了。说起来国内大学有几千所,专业700多个,其实只培养两类人——人力和人才。将来是否以人才身份进入社会,不取决于填志愿时的选择,而取决于踏进中学校门那一刻,是否想到三年后可选择进什么层次大学的门。这个选择权就是高考成绩。

  

图片

 

  全国各省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到高三才对此有紧迫感。临近一诊考试,成绩一般的同学就开始幻想200天、150天、90天逆袭考上211、985大学的好事,梦想着学过什么提分大法,每科可以提几十分。完全不知道从全省几十万考生中杀进万名以内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我们以近年的高考热点人物唐尚珺的成绩变化轨迹来看看有什么规律。唐尚珺总共参加了15次高考,从2009年第1次高考的372分,到2013年的537分,从三本线上到一本线,这个过程花了4年。2015年第7次高考,567分,终于可以上985大学了,这个过程花了7年,但其分数无法选专业,最终因不接受专业调配而放弃。

  

 

  唐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是受基础影响的,高考分数低,它不仅表明知识上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也意味着学习方法和习惯存在问题,没有形成核心的学习能力,当一个人不具备核心学习力的时候,短期内难以有质的变化,这是基本规律。

  因为基础学习力差的同学,对于程序性知识,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勉强理解,表面看是接受能力差,学得慢,顾此失彼,导致功课被下,本质上是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无法把仅有的那点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不认识规律的层次,问题稍有难度解决起来就费劲。

  下面这个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很努力了,每天学到晚上12点,中午还要挤休息时间来学习,一方面是要尽量完成老师的安排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上网课,把懂的内容再重复学习。相当于别人一、二次就会的,她要花两到三倍的时间来学习,结果实在是太累而无法坚持,也看不到升学的希望,最终选择了放弃高考。

  由此可见,中学起始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无论是因为主观不努力还是客观低效率,如果功课被拉下,后期弥补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能达到的高度也很有限的。那么高中应该如何从开始阶段就步入正轨呢?

  目前关于高中如何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从原理出发、从通用的角度讲学习原则和学习策略,这个多属于很少从事一线教学的理论传播者,看上去很有体系,但基本不具有操作性。有的是从个体学习的经验出发,如各大网络平台上,大量的所谓北大清华学长学姐,分享自己成长经历,推荐学习资料,这一类听听也无妨,真有用的话,这些人的弟弟妹妹,堂表弟妹都上北大清华了。还有一类就是多年从事学科培训的名师,总结的解题大法和训练秘籍,它的不足在有知识无思维,学生不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依赖补习,一旦停止,成绩就会下滑。国家禁止补课,不认可补来的高分是原因之一。

  

图片

 

  从这个路径图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就能见到效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的学习方法,它首先是系统的,这是因为学习过程长,学习的内容多、杂、难,相应的认知活动也多种多样,从细节到过程它是一个体系。其次是要解决实体问题,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则需要从原理、流程、工具、场景等几个层次提供支架性的认知工具。最后它一定是学习者自己控制的,学习者在有自主选择权,过程可控制的状态下,看到学习行为产生的结果以及所学内容的效用时,才会主动学习,坚持学习。

  这些道理如果不落到实处,就是成了前文所列的空谈理论了。

  精简化学习法按认知逻辑把学习过程中的听课,作业,复习活动程序化,分为日知识归位,周问题清零,月进阶练习三阶段,每阶段又细分为三环节,通过九个步骤,依次在各环节点上对知识进行精加工,核心把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拆解,制定出标准和操作步骤,保证每个学习活动和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都能得到确定结果,认知逐次提升。学习活动在空点上与学习场景高度契合,融于校内常规学习过程中。

  比如聚焦课堂,一节课可细分为多个时段,包括导入、讲授、过渡、评讲、讨论、问答、练习、总结、老师纪律教育、题外闲谈等,学生根据各学科老师的讲课习惯仔细算下来,自己每节课堂浪费的时间不少。把这些时间都利用上,还用得着挤下课上厕所那点时间吗?关键是在这些时间段内该干什么,需要一个可执行体系来统整。

  从学的角度讲,课堂上85%的功夫都用在记忆事实和低层次程序性知识,如果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能力,还需要精加工,即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把知识总结形成体系,理解意义,综合简单规则形成高级规则,然后再多次练习,才会形成能力。

  总结与理解这一环,它不只是生成新知的基础,还能让大脑跳出诸如“发生了什么?" "我该怎么办?" 等细节问题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在抽象的层面去思考知识的意义,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所以学习要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一张一弛的节奏中螺旋上升。

  

图片

 

  比如作业环节,在完成当天的作业后,仔细算一下,从课堂上听老师讲第一道例题开始,加上课堂练习,再到课后作业,同一个知识点的题见多少道了,难道不应该总结一下?总结与否就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区别,可以说是成就普通学生和学霸的原因之一,那么该如何总结呢?

  在适用于各科的通法基础上,具体到每一学科,则按不同类型知识(陈述性、程序性)以问题解决框架串连专用方法,建立起从0-100分的精简化学习流程,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学习结果,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