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意味着什么?

  这几天关于强基计划给数学特殊待遇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数学的春天来了吗?

  从高考看,数学的春天早就在,一直在。浙江省高考,数学占150分,是三大科中唯一理科。在讲总分至上的高考录取中,数学一直是必争之地,学数学的性价比很高。110分靠勤奋可以实现,120分还得加聪明,130+就有难度了。努努力在数学得到的分数,是实打实的高考分数。特别是在七选三考完之后,如果数学还没十足把握的话,就不要在七选三里纠结一两分的问题了。

  为什么强基计划提出数学140+或者物理100分(理综280),能够得到特殊优待会引起巨大反响呢?很多人觉得机会来了!但是这里先泼一片冷水,想要达到140+或者物理100分(理综280)靠的不仅仅是勤奋和砸钱,多多少少靠兴趣和天赋。有个冷笑话说,朋友会背叛你,爱人会离开你,但是数学不会,数学不会就是不会。数学要想学得好,是要靠天赋的。

  既然靠的是天赋,那为什么要把数学放到那么高的地位呢?就像体育音乐都是要看天分的,也没见拔高到那么高的位置啊!而且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没什么用,买个菜我也不用勾股定理啊,不算微积分也能乘公交!

  为什么要学数学呢?学理科得学数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得算。传统的理工就不讲了,新兴的产业如先进通讯(5G、6G)、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国防军工等等,都是数学应用的突破。数学地位举足轻重。

  文科呢?文科要需要数学。经济金融、会计、社会工作统计等等,都需要数学。甚至甲骨文的破译都用上了数学统计方法协助破译。

  强基计划的相关规定的出台,强化了纯数学领域的培养,为偏才提供了一条道路,为打破单一升学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数学很有用!会不会是人人数学家?结论是不会,普通人学数学就是培养思维、学个应用。高精尖的数学研究就留给有兴趣、有时间、有天赋的人去突破,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所以别动不动报奥数班,很担心引发又一轮教育焦虑。

  卷不赢能不能躺平呢?不能!数学在各层次应用不可或缺。数学一直会存在,和语文一样是基础学科。倒是外语,可以变成选修也无妨;如果需要和国外联系交流、翻阅国外资料的话,专业可限定选修外语;如果是操作性强的专业,或者国内领先的专业,高考就不要外语了。且不说文化植入的问题,智能翻译软件能解决问题,所以纯外语专业以后就业受限严重。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不好吗?当然好!尤其是德智体!我想说的是,智的发展,真的需要数理史哲样样精通吗?如果只研究一个方向,行不行呢?尤其是对智的开发,除了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大爆炸,谁也不可能全面发展。啥都会,是古代自足自己生产方式的思维,现代化的标志是高度专业化和大分工。任正非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回家就是个废物,不影响他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单科为王的政策推出,为专才、偏才甚至怪才开辟了一条道路,所以很多人看到了希望!诺贝尔奖不能衡量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但是诺贝尔奖是对某各领域杰出贡献的人的鼓励。突出的是对单个领域的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向性作用。希望教育能允许执着于某个领域的科学精神。

  诚惶诚恐的一家之言,乖张又固执,多有得罪,敬请谅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